行业新闻
致力于弱电行业中高端产品与先进应用的倡导者
4月22日,在2025世界地球日当天,央视网《装甲山河,碳路中国》系列纪录片陆续上线,纪录片通过对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发电央企在全国多个重点光伏项目报道,揭秘华为数字能源与“五大六小”电力央企集团的创新成果,以及背后的黑科技,全景式展现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样板。
系列纪录片第一集以《装甲山河》为名,集中展现了不同地貌下,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用光伏板“装甲山河”,伫立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第一线,镜头聚焦雪域高原、海洋和荒漠三大“工程险地”,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大面积的光伏板延展铺就,一座座新能源电站拔地而起,改善当地经济民生,助力光伏发电逐渐成为“主力能源”。
在西藏山南地区,这里年日照数高达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光总辐射量为8000MJ/㎡以上,乃东区才朋村冬季气温最低可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当地居民生活需要较大的用电量。
然而4994~5228米的海拔,带来的不仅是清洁能源的“富矿”,还带来缺氧、强风、极寒,堪称人类工程的“禁区推荐几款PG电子游戏,哪些游戏比较热门?”。不仅施工人员会出现普遍的高原反应,光伏设备也会“高反”。以逆变器为例,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影响绝缘散热,对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同时西藏属于典型的弱电网场景,对设备并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大陆海岸线万公里,是“海洋+光伏”模式的绝佳试验场。纪录片镜头来到山东省东营市,没有前人经验、没有过往借鉴,勤劳勇敢的能源人在离岸8公里的开放海域上,打造了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阳光资源和风力资源丰富,还有广阔的未利用沙地,建设新能源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验证“光伏+治沙”模式可行性的最前沿。
三峡集团在建设库布其基地项目的过程中,采用了华为组串式逆变器,IP66级别防护等级可以防风防尘,还可以在零下30℃到零上60℃的温差区间内稳定运行,同时得益于数智科技的赋能,维护人员仅需通过监控室的后台和APP就能实时监控逆变器的运行参数。2023年12月23日,库布其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实现首批并网。